陈东方在老家的时候,有一个同学就从机关调进了县物资局下面的金属公司,当时钢材是紧俏物资,平价和议价差距很大,弄上一吨钢材的平价指标倒腾一下,相当于几个月甚至于半年的工资收入。因此,金属公司就成了香饽饽单位,不乏一些有门路的人从机关进入这种单位,只为了搞一些指标牟利。 指标和批文的盛行,是源于当时双价制的存在。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,计划内平价钢材价格每吨约 700元,而市场价即议价钢材价格高达 1800元。两者差价达到1100元,走门路找领导批一张一百吨的钢材指标,就可以纯挣十万元。而当时,一个万元户还是罕见的存在,更何况十万元户。 在这种情况下,许多人靠倒腾批文和指标赚了第一桶金。曾经有一个着名的大企业从东北收购了粮食,然后运到香江,再进口到特区,之所以如此...
那些年混的日子 我混江湖那些年 混在精灵世界的那些年 我混赌场那些年! 那些年一起混的日子 那些年我们一起混的日子 我混女团的那些年 我混官场那些年 那些年混的兄弟 我在东莞混的那些年 那些年一起混的兄弟 我混江湖的那些年